目錄
阿和鹽酥雞
每次想到臺南鹽酥雞的經典款,我腦海第一個浮現的就是阿和!它就開在熱鬧的保安路上,不算難找,但那個排隊人潮... 尤其是週五晚上或假日,沒排個二十分鐘還真吃不到。
介紹:阿和算是保安商圈裡的「扛霸子」級別了。老闆看起來酷酷的,但手腳超俐落。他們家最大的特色就是「火候控制得極好」!雞肉外皮超級無敵酥脆,裹粉不會過厚,咬開裡面是燙口又Juicy的雞肉,醃料的鹹香非常夠味,但又不會死鹹。我個人覺得他們的雞屁股也是一絕,處理得非常乾淨,炸得膨膨酥酥的,油脂香氣超誘人。對了,他們的蒜片給得很大方,喜歡蒜味的朋友會很愛。
品項 | 價格 (新臺幣) |
---|---|
鹽酥雞(小) | 50 |
鹽酥雞(大) | 100 |
雞屁股 | 40 |
甜不辣 | 30 |
四季豆 | 35 |
銀絲卷 | 25 |
*價格僅供參考,實際以店家為主 |
必點選單:
- 招牌鹽酥雞(大份): 不用猶豫,點大份才過癮!酥脆多汁的代表作。
- 炸雞屁股: 處理得乾淨,炸得酥香膨鬆,油脂香氣迷人。
- 蒜片: 免費加!記得跟老闆說要多一點,配著吃超解膩提味。
- 甜不辣: 炸得外酥內Q,很有嚼勁。
- 四季豆: 清爽解膩的好選擇。
有時候覺得阿和的油好像回鍋次數多了點?某些食材偶爾會帶點油耗味(看運氣?),但整體水準還是很穩定,尤其是那雞肉的口感,真的讓人想念。
友愛鹹酥雞
這家也是我的愛店之一,位置就在友愛街上,靠近國華街那頭。生意也是好得不得了,常常看到在地人騎摩托車來外帶。
介紹:友愛鹹酥雞給我的感覺是「醃料很特別」!吃得出有中藥香料的風味,味道比較醇厚,帶點微微的甘甜(臺南特色又來了),非常有記憶點。他們的裹粉比較薄一些,更強調雞肉本身的質感。雞肉選的部位感覺不錯,吃起來比較紮實有咬勁,但不會柴。還有一個特色是他們有賣炸雞皮!炸得超級酥脆像餅乾一樣,罪惡感滿滿但停不下來。他們的九層塔也炸得很香。整體味道偏重口味一點,很適合配啤酒或飲料。
- 招牌鹹酥雞: 感受它獨特的中藥香料醃漬風味和紮實口感。
- 炸雞皮: 極致酥脆,卡滋作響,愛吃雞皮的人必試!
- 米血糕: 炸得外酥內軟糯,裹上他們的椒鹽粉很搭。
- 魷魚: 新鮮度不錯,炸得不會過硬。
記得有一次點了三層肉,有點太硬了,牙口不好的人可能要注意避開。
府城騷烤家(鹽酥雞攤)
我知道!府城騷烤家本體是燒烤店,超有名。但你知道他們門口那攤小小的鹽酥雞攤,也是臥虎藏龍嗎?這攤是我無意中發現的寶藏!
介紹:這攤鹽酥雞攤就在騷烤家門口,很多人是等燒烤位子時順便買來解饞,或是吃完燒烤還想吃點酥脆的結尾(對,就是我這種貪吃鬼)。它的驚艷點在於「蒜味超濃鬱」!不是隻靠撒蒜片那種,而是鹽酥雞本身就醃製得非常入味,蒜香從裡到外透出來,愛蒜人士的天堂。雞肉也是走多汁路線,外皮酥脆。他們的炸物種類不算最多,但品質很穩定。
- 蒜香鹽酥雞: 蒜味控絕對不能錯過!香氣濃鬱到不行。
- 炸銀絲卷(煉乳): 炸得金黃酥脆,淋上香甜煉乳,完美Ending。
- 四季豆/花椰菜: 炸蔬菜的清爽可以中和濃鬱的蒜味。
- 甜不辣: 同樣炸得酥Q。
缺點就是位置比較侷限,有時候要等燒烤的人太多,會有點擠。但為了那蒜香,值得!
小上海香酥雞(臺南分店)
這牌子其實是連鎖的,但我覺得臺南幾家分店的水準都維持得不錯,算是「品質穩定、不易踩雷」的選擇。我最常去的是靠近火車站的那家。
介紹:小上海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的「香酥」口感。裹粉比較細緻、輕薄,炸出來呈現漂亮的淡金黃色,口感非常「酥鬆」,吃起來有點像在吃餅乾屑的感覺(是好的那種!),香氣十足。雞肉本身醃製的味道比較傳統單純,就是經典的鹹香。另一個優點是「選擇超級多」!從基本的雞肉、魷魚、甜不辣、雞胗、雞心,到蔬菜類、點心類(地瓜條、銀絲卷、芋餅),甚至還有炸皮蛋、炸湯圓,應有盡有。很適合一群人想一次吃到多樣化炸物的時候。
- 香酥雞(小份/大份): 體驗它招牌的香酥口感。
- 甘梅地瓜條: 炸得酥脆的地瓜條灑上酸甜甘梅粉,經典不敗組合。
- 炸皮蛋: 外酥內Q彈,配上椒鹽,味道獨特。
- 百頁豆腐: 炸得膨膨的,口感軟Q。
- 雞蛋豆腐: 外酥內嫩滑,入口即化。
說真的,他們的鹽酥雞雖然好吃,但特色醃漬風味就少了點,比較是安全牌。不過當你不知道吃哪家,或者想買一大堆種類時,小上海絕對是可靠的選擇!
開元路無名鹹酥雞(開元路橋下)
在地人才知道的隱藏版!沒有招牌,就開在開元路橋下的一個小攤位,看起來超不起眼,但一到營業時間,排隊人潮就默默出現了...
介紹:這家完全是「巷仔內限定」的美味。老闆夫婦很親切,東西也炸得很用心。他們家的特色是「清爽不油膩」!炸功了得,油瀝得很乾,吃起來完全不會有油臭味或滿嘴油的感覺。鹽酥雞的醃料是傳統古早味,鹹香適中,雞肉很新鮮軟嫩。他們的炸芋頭籤(芋粿)是我吃過數一數二好吃的,外皮酥脆,裡面是紮實綿密的芋頭香。還有炸米腸,外皮會炸到有點微脆,裡面軟糯。
- 鹽酥雞: 新鮮、軟嫩、不油膩。
- 炸芋頭籤(芋粿): 超推!真材實料,芋香濃鬱。
- 炸米腸: 外微脆內軟糯。
- 青椒/香菇: 蔬菜炸得剛剛好,保留水份。
- 雞心: 處理乾淨,炸得Q彈有嚼勁。
缺點就是環境比較陽春,也沒座位,只能外帶。而且賣完就收工,太晚去可能吃不到。
文南路鹹酥雞
這家也是在地人推薦的老字號,開在文南路上,附近不太好停車,但生意還是強強滾。
介紹:文南路鹹酥雞給我的感覺是「懷舊的古早味」。味道很傳統,沒有太多花俏的香料,就是簡單的鹹香和胡椒香,卻讓人回味。他們的雞肉塊頭比較大一些,吃起來比較有滿足感,外皮酥脆,肉質算嫩。特別的是他們的「炸雞翅」很多人點,炸得酥香入味。還有炸黑輪片,炸得膨膨的,口感很好。他們的九層塔會炸得偏乾香,很提味。
- 鹽酥雞(大塊): 享受大口吃肉的滿足感。
- 炸雞翅: 招牌之一,醃得入味,炸得酥香。
- 炸黑輪片: 口感澎鬆有嚼勁。
- 炸花枝丸: 真材實料,吃得到花枝塊。
- 豆乾: 炸得外酥內軟嫩,吸附椒鹽很入味。
有時覺得他們的調味粉撒得稍重手一點,吃到最後會覺得有點鹹,記得提醒老闆椒鹽少一點,或者配飲料!
湖美鹽酥雞
隱身在安平區湖美街巷弄裡的小店,比較少觀光客會跑到這邊,是附近居民和饕客的愛店。
介紹:湖美鹽酥雞的特色是「食材新鮮」跟「炸功精準」。老闆很注重油溫和時間控制,炸出來的東西顏色漂亮,吃起來乾爽不油膩。他們的鹽酥雞肉質特別嫩,感覺有挑選過部位或處理方式。另一個亮點是「炸蔬菜」類選擇多而且處理得好,像玉米筍、杏鮑菇、蘆筍、秋葵這些,都能炸得恰到好處,保留蔬菜的鮮甜和水份。他們的米血糕也很特別,是屬於比較軟糯的口感。
- 鹽酥雞: 嚐嚐那鮮嫩多汁的肉質。
- 炸玉米筍: 鮮甜多汁,必點蔬菜!
- 炸杏鮑菇: 外酥內多汁,口感像吃肉。
- 炸米血(軟糯版): 喜歡軟口感米血的人會愛。
- 炸魷魚圈: 新鮮彈牙。
位置對觀光客來說比較偏遠一點,但如果你在安平區逛累了,想找道地好吃的臺南鹽酥雞,這家值得專程跑一趟。
蔡家鹽酥雞
這家在永康區也算小有名氣,是我一個住永康的朋友大力推薦的。
介紹:蔡家的特色是「獨門醬料」!是的,除了傳統的椒鹽粉,他們還提供一種自製的「醬油膏」或「蒜蓉醬」可以搭配(或淋)。這個醬汁不死鹹,帶點甘甜和蒜香,搭配炸物意外的加分,尤其沾雞塊、甜不辣或米血都很讚。鹽酥雞本身也不錯,裹粉適中,炸得酥脆。他們還有賣炸雞排,份量十足。想吃點不一樣風味的臺南鹽酥雞,可以試試加醬的吃法。
- 鹽酥雞(加醬試試): 體驗獨特的醬料風味。
- 炸雞排: 份量大,肉質厚實。
- 甜不辣(沾醬): Q彈有嚼勁,搭醬很對味。
- 炸銀絲卷: 酥脆外皮,淋點煉乳或沾醬都不錯。
- 炸皮蛋: 搭配他們的醬料很特別。
醬料雖然是特色,但口味比較見仁見智。我朋友超愛,我自己覺得原味椒鹽就很好吃,醬料嚐鮮不錯。
啵比鹽酥雞
這家開在東區崇德路上,店面比較新穎明亮一些,感覺比較年輕化。
介紹:啵比的特色我覺得是「創新口味」和「食材品質」。除了經典鹽酥雞,他們還有推出一些特別的口味,像是「檸檬椒鹽」、「起司粉」或是「辣味」等選擇。鹽酥雞肉質處理得不錯,嫩且多汁。他們也蠻強調蔬菜類的品質,像櫛瓜、玉米筍、香菇都選得滿好的。環境相對乾淨舒服,不想在路邊等的話是個好選擇。
- 鹽酥雞(可選口味): 試試檸檬椒鹽或起司粉口味換換感覺。
- 炸櫛瓜: 水份多,清爽好吃。
- 炸香菇: 厚實多汁。
- 炸花椰菜: 新鮮翠綠。
- 脆皮肥腸: 處理乾淨,炸得香酥(價格稍高)。
價格確實比其他傳統攤位高一些,但想吃點不一樣口味或注重用餐環境時,這裡不錯。
鹽酥雞專家
店名夠直接吧!這家也是連鎖體系的,在臺南有幾家分店,品質有一定保障。
介紹:「專家」給我的感覺是「標準化做得不錯」。從點餐流程(有些分店用號碼牌甚至小螢幕叫號)、油品管理到炸物品質,都比較有一致性。鹽酥雞炸得中規中矩,外酥脆內有汁,醃料是標準的鹹香風味。最大優勢是「選擇非常多樣」且「食材處理感覺乾淨衛生」。從各種肉類、海鮮、蔬菜、火鍋料、點心到季節限定的炸物(如炸榴槤?),幾乎你想得到的都有。很適合想要一次滿足所有炸物慾望,又不想踩雷的時候。
- 經典鹽酥雞: 安全穩定的好選擇。
- 炸魷魚足: 口感厚實有嚼勁。
- 炸三角骨: 啃骨邊肉的樂趣,香酥夠味。
- 炸湯圓(花生/芝麻): 外酥內Q軟,當甜點很棒。
- 炸皮蛋(加泡菜): 創新吃法,味道豐富。
味道就是標準好吃,但少了點驚艷或獨特性,屬於「不知道吃哪家時選它準沒錯」的型別。相對地,油品管理和衛生給人感覺比較放心。
小茂屋鹽酥雞(非鍋燒意麵店內)
注意!這裡說的不是賣鍋燒意麵那家小茂屋喔!這是一個獨立的小攤子,開在長榮路上,小茂屋鍋燒意麵店旁邊(或附近),名字可能就叫「小茂屋」或沒特別招牌但大家都這樣叫。有點複雜,但好吃最重要!
介紹:這攤是我學生時代的回憶啊!以前補完習或下課的宵夜首選。它的特色是「便宜大碗」和「濃濃的古早味」。鹽酥雞裹粉比較厚實一點,炸出來金黃酥脆,咬下去有種懷舊的滿足感。味道就是非常傳統的鹹香,加上大量的蒜片和九層塔,超級涮嘴。他們的甜不辣炸得很膨,米血口感偏Q硬,是許多在地人喜歡的風格。價格非常親切,常常點一大袋也不用一張百元鈔(現在比較難,但還是相對便宜)。
- 古早味鹽酥雞: 體驗厚實酥脆外皮和傳統風味。
- 甜不辣: 炸得膨膨酥酥的經典款。
- 米血糕(Q硬版): 口感紮實有嚼勁。
- 雞心/雞胗: 處理乾淨,炸得香Q。
- 芋籤粿: 外酥內有芋頭顆粒感。
環境就是路邊攤,追求精緻感和服務的可以跳過。口味偏傳統,裹粉較厚,喜歡清爽路線的可能會覺得稍油或粉感重。但它就是吃一種學生時代的懷舊感!每次吃到都想起以前跟同學在路邊分食的時光。
臺南鹽酥雞終極懶人包:我的口袋名單總整理
看了這麼多攤,是不是有點眼花撩亂?沒關係,幫你整理個表格,一秒看懂重點!這些都是我親自吃過,真心覺得值得推薦的臺南鹽酥雞好店:
店名 | 區域 | 最大特色 | 必點招牌 | 價格區間 | 適合物件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阿和鹽酥雞 | 中西區保安路 | 雞肉多汁、火候精準、蒜片大方 | 鹽酥雞、雞屁股 | 中價位 | 追求雞肉口感與酥脆度 |
友愛鹹酥雞 | 中西區友愛街 | 獨特中藥香料醃漬、炸雞皮 | 鹹酥雞、炸雞皮 | 中價位 | 喜歡特殊風味、愛啃雞皮 |
府城騷烤家門口攤 | 中西區金華路 | 蒜香爆表、濃鬱入味 | 蒜香鹽酥雞、炸銀絲卷 | 中價位 | 重度蒜味愛好者 |
小上海香酥雞 | 多區分店 | 口感香酥鬆脆、選擇種類爆炸多 | 香酥雞、甘梅地瓜、炸皮蛋 | 親民 | 想吃多樣化、品質穩定 |
開元路無名 | 北區開元路橋下 | 清爽不油膩、炸功好、芋粿超讚 | 鹽酥雞、炸芋粿、米腸 | 實惠 | 在地隱藏版、怕油膩者 |
文南路鹹酥雞 | 南區文南路 | 古早味、雞肉塊大、炸雞翅 | 鹽酥雞、炸雞翅、黑輪片 | 中價位 | 喜歡傳統味、大口吃肉 |
湖美鹽酥雞 | 安平區湖美街 | 食材新鮮、炸蔬菜出色、雞肉嫩 | 鹽酥雞、炸玉米筍、杏鮑菇 | 中價位 | 注重蔬菜品質、在安平覓食 |
蔡家鹽酥雞 | 永康區中山南路 | 獨門醬料可搭配 | 鹽酥雞(加醬)、炸雞排 | 中價位 | 想嚐試不同沾醬風味 |
啵比鹽酥雞 | 東區崇德路 | 創新口味、環境舒適 | 鹽酥雞(選味)、櫛瓜、香菇 | 略高 | 想換口味、注重用餐環境 |
鹽酥雞專家 | 多區分店 | 選擇超多、衛生安心、標準化 | 經典鹽酥雞、三角骨、炸湯圓 | 中上 | 選擇困難症、重視衛生流程 |
小茂屋鹽酥雞攤 | 東區長榮路 | 懷舊古早味、便宜大碗 | 古早味鹽酥雞、甜不辣、米血 | 親民 | 學生回憶、追求CP值 |
臺南鹽酥雞選購小撇步 & 我的私房搭配
吃了這麼多年,也累積了一點小心得,跟大家分享:
1. 看油鍋: 乾淨清澈的油是基本!油如果黑嚕嚕或冒很多泡泡,那炸出來的東西油耗味會很重。阿和、湖美、開元路無名這幾家的油看起來都維持得不錯。
2. 瀝油時間: 老闆有沒有把炸物從油鍋撈起來後,放在瀝油網上「顛」幾下,把多餘的油甩掉?這步驟很重要,關係到入口的清爽度。友愛、府城騷烤家門口攤這點做得蠻確實。
3. 加料時機: 蒜片、洋蔥丁、九層塔,是臺南鹽酥雞的靈魂三寶!要嘛是最後下鍋快速炸香(九層塔、蒜片),要嘛是起鍋後趁熱拌入(洋蔥丁)。這樣香氣才會出來,也不會軟掉或過焦。觀察老闆的動作就知道用不用心。
4. 份量大小: 有些店標「小份」其實就不少(像開元路無名、小茂屋攤),點之前可以稍微看一下別人的份量或問一下老闆。避免點太多吃不完(好啦,通常很難...)。
5. 最佳賞味期: 鹽酥雞絕對要趁熱吃!一冷掉,酥脆感消失,油耗味也可能跑出來。買了別耽擱,快點衝回家(或找地方)享用!如果非得帶遠一點,記得不要封死紙袋口,稍微開啟讓蒸氣散掉,才不會讓炸物回軟。
6. 我的罪惡搭配:
- 鹽酥雞本體: 這還用說嗎?招牌必點!
- 清爽擔當: 四季豆、玉米筍、青椒、杏鮑菇(蔬菜類一定要點一兩樣解膩)。
- 澱粉滿足: 米血(看喜歡軟糯還是Q硬)、甜不辣、芋粿、銀絲卷(甜的鹹的都好吃)。
- 口感趣味: 雞屁股(油脂香)、雞胗/雞心(Q脆)、三角骨(啃骨樂趣)、百頁/雞蛋豆腐(軟嫩)。
- 邪惡點心: 炸湯圓(飯後甜點)、炸雞皮(極致酥脆)(偶一為之)。
- 飲料搭檔: 無糖茶(烏龍、綠茶)、氣泡飲料、啤酒(成年人的快樂)!
下次點臺南鹽酥雞,試試看這樣搭配,層次感更豐富!
臺南鹽酥雞常見問題快速答 (Q&A)
Q1:臺南鹽酥雞跟其他地方的鹽酥雞有什麼不同?
Q2:哪一家臺南鹽酥雞是第一名?最好吃?
Q3:買臺南鹽酥雞要排很久嗎?有沒有訣竅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