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lcome to Our Website

菇類料理:挑洗秘訣、經典食譜與Q&A解疑

菇類料理


講到菇類料理,我真的是眼睛會發亮的那種人!還記得第一次在菜市場被那個阿婆的攤位吸引,整攤滿滿各種菇,白的、褐的、小小的、大大的,當下真的覺得超新鮮!買回家隨便炒個肉絲,那個鮮味就讓我完全被收服。後來才知道,原來臺灣的菇類種植技術這麼厲害,好多高品質的菇都在地生產,新鮮又安心。像我這種煮婦(煮夫也行啦!),最愛這種方便又營養的好食材了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道我實驗多次,真心覺得好吃、成功率高的家常菇類料理,還有一些…嗯…不太成功的經驗談。

挑菇、洗菇,這些眉角你知道嗎?

別看菇類好像都一樣,處理起來可是有學問的!我以前也傻傻的,整朵菇丟水裡猛搓,結果炒出來水水的,香氣也跑光光,超嘔。後來才學乖:

  • 挑選重點: 傘面飽滿、有彈性,摸起來乾爽不黏滑。蒂頭切口看起來要新鮮,別乾乾癟癟或顏色變深。包裝袋裡如果有太多水氣,通常比較不新鮮。
  • 清洗大忌: 千萬別像洗菜一樣泡水!菇類像海綿,吸水後味道會變淡。我的方法是:用濕紙巾沾濕的廚房紙巾,輕輕擦拭表面髒汙。如果是像金針菇根部帶點培養介質的,把根部切掉一小段就好。非要用水沖?那就快速沖一下立刻瀝乾,最好再用廚房紙巾壓一壓吸掉多餘水分。這點真的超重要,做菇類料理成敗關鍵之一!

臺灣常見菇類特性和最佳料理法

這張表是我經過無數次實驗(跟失敗)整理出來的精華!幫大家避開地雷區:

菇菇種類 口感特色 最佳烹調方式 個人小評 & 地雷提醒 風味強度
香菇 (乾/鮮) 鮮香菇軟滑,乾香菇香氣濃鬱霸道 :快炒、煮湯、燉煮、鑲肉餡
:需泡發,燉湯、滷肉、油飯
乾香菇是提鮮神器!鮮香菇別煮過頭會軟爛無口感。香味王者! ★★★★★
杏鮑菇 肉質厚實肥美,有嚼勁像鮑魚 乾煸、香煎、燒烤、切塊燉煮、切丁炒飯 超級百搭!乾煸最能逼出甜味和香氣。切厚片煎像吃肉!新手友善! ★★★☆☆
秀珍菇 細緻滑嫩,菌褶明顯 快炒、煮湯、涼拌、火鍋 火鍋良伴!快炒幾下就熟,久煮口感反而變差。鮮味明顯。 ★★★★☆
雪白菇/鴻喜菇 口感脆嫩,味道清甜 快炒、煮湯、焗烤、拌炒義大利麵 好清洗!幾乎不用切。脆脆的口感很討喜。煮湯鮮甜。 ★★★☆☆
金針菇 細長脆口,久煮不爛 煮湯、涼拌、火鍋、炒、韓式辣醬拌炒 煮火鍋必備!但…明天見的特性你懂的(笑)。涼拌超開胃! ★★★☆☆
木耳 (新鮮) 清脆爽口,幾乎無味 快炒(常配肉絲、芹菜)、涼拌、湯品點綴 主要吃口感!本身味道淡,要靠醬料或搭配食材提味。營養價值高! ★☆☆☆☆
蘑菇 (洋菇) 紮實滑順,有獨特風味 香煎、焗烤、煮濃湯、炒、切片做披薩 煎到焦黃色澤香味最棒!煮湯記得先炒過香氣才出得來。西式料理常用。 ★★★★☆

風味強度:★越多代表該菇類本身的味道(香氣、鮮味)越突出,對菜餚整體風味影響越大。

看到沒?每種菇都有自己的脾氣!像乾香菇就是香氣擔當,要熬湯底、滷肉絕對少不了它。杏鮑菇則是最有肉感的,拿來乾煸,撒點椒鹽,配啤酒超讚!雪白菇、鴻喜菇這種白玉菇類,脆脆甜甜的,很適合跟小朋友不愛的青菜一起炒,他們接受度會高很多(媽媽的詭計)。金針菇…嗯,好吃是好吃,但那個「See You Tomorrow」的特性總是讓人又愛又恨。木耳營養好,但單吃真的沒啥味道,要靠醬汁加持。蘑菇拿來做濃湯或跟奶油大蒜一起煎,超對味!瞭解它們,你的菇類料理就成功一半啦!


經典不敗:香菇雞湯 (電鍋版)

這個真的是臺灣家庭必備湯品!冬天暖身,夏天…嗯,開冷氣喝也爽(誤)。重點是簡單到不行,用電鍋就能搞定。

食準備哪些料

你需要:

  • 帶骨土雞腿切塊 1隻 (用雞翅或半雞也可,但腿肉肉多好吃)
  • 新鮮香菇 約8-10朵 (喜歡吃菇就多放!)
  • 乾香菇 5-6朵 (這是香氣靈魂!)
  • 老薑 一小塊 (約拇指大小,切片)
  • 米酒 2大匙
  • 鹽 適量 (約1小匙,最後調味用)
  • 水 約1000-1200ml (看你的鍋子大小)

做法超簡單

  1. 前置作業: 乾香菇先沖一下表麵灰塵,用一碗溫水泡發 (水留著!這是精華!)。泡軟後切片或不切都可。新鮮香菇洗淨後切片或切塊 (懶人如我,小朵的就不切)。薑切片。雞塊洗淨,如果怕太油,可以先冷水下鍋汆燙一下,水滾後煮1分鐘撈起洗淨雜質,湯會更清澈。懶得汆燙?那就煮好後把浮油撈掉也行。
  2. 通通進鍋: 把處理好的雞塊、新鮮香菇、泡發並擠乾的乾香菇、薑片,通通放進內鍋
  3. 加湯加水: 倒入泡乾香菇的水 (底部沉澱物不要),再加入清水到蓋過所有材料約1-2公分高。淋上米酒。
  4. 電鍋伺候: 外鍋放1.5杯到2杯水 (看你喜歡肉多軟爛),按下開關。
  5. 調味完成: 開關跳起後,先別急著開蓋!讓它再悶個10-15分鐘更入味。開啟後加入適量的鹽巴調味。試試鹹淡,不夠再加。完成!
我的心得: 這道幾乎零失敗,香氣逼人。重點就是乾香菇不能省!新鮮香菇提供口感,乾香菇提供香氣,完美搭配。雞肉用土雞或仿土雞風味較佳。鹽巴最後再加,湯頭才不會變澀。有時候我會多放幾顆紅棗或枸杞,增加點甜味和顏色。這絕對是入門必學的經典菇類料理!

秒殺下飯菜:乾煸杏鮑菇

這道是我家餐桌上的常勝軍,速度快、味道重,超級下飯!尤其當臨時有朋友來,冰箱裡翻出幾根杏鮑菇就能變出一道硬菜,超有成就感。

食需要準備

  • 杏鮑菇 3-4根 (大根的)
  • 蒜頭 3-4瓣 (切末)
  • 辣椒 1根 (去籽切末,怕辣可省略或用不辣的辣椒)
  • 青蔥 1根 (切蔥花,蔥白蔥綠分開)
  • 醬油 1大匙
  • 蠔油 1小匙 (增加濃鬱感,沒有可省略或用醬油代替)
  • 糖 1小匙 (提味關鍵!)
  • 白胡椒粉 少許
  • 香油 少許 (起鍋前淋)
  • 食用油 適量

動手做起來

  1. 處理杏鮑菇: 杏鮑菇洗淨後,不用切太小!用手成粗條狀,比用刀切更有口感,也更容易吸附醬汁。大小不均沒關係,這樣才像餐廳做的!記得用廚房紙巾盡量壓乾水分,這步驟很重要,煸起來才會香。
  2. 乾煸是關鍵: 鍋子燒熱,下比平常炒菜稍微多一點的油 (不用多到油炸)。油熱後,把擠乾水分的杏鮑菇條下鍋,先不要翻動,中大火煎一下。
  3. 耐心煸香: 等底部有點上色了,再開始翻炒。持續用中火煸炒,你會看到杏鮑菇開始出水,然後水分慢慢收乾,顏色也變得金黃焦香。這個過程需要一點耐心,大概要5-8分鐘。煸到表面有點”恰恰”,體積縮小很多,聞到香氣就對了!這時候盛出來備用。
  4. 爆香料頭: 原鍋補一點點油(如果鍋底很乾淨油夠就不補),爆香蒜末、辣椒末和蔥白末,炒出香氣。
  5. 合體調味: 把煸好的杏鮑菇倒回鍋中,快速翻炒均勻。淋入醬油、蠔油、糖和白胡椒粉。這時鍋子會很熱,醬汁下去會瞬間裹在菇條上,香氣爆發!翻炒均勻,讓每條菇都上色入味。
  6. 香氣點睛: 撒上蔥綠,稍微拌炒一下。沿鍋邊淋一點點香油(不用多),快速拌勻即可起鍋!

坦白說…我有失敗過: 第一次做太貪心,塞滿滿一鍋杏鮑菇,結果根本煸不起來,變成水煮杏鮑菇,軟趴趴又沒香氣,超級難吃!後來學乖了,一次不要炒太多,鍋子要夠熱,油要足夠讓菇條都能接觸到鍋底,耐心煸乾才會有乾香味。調味料比例也試過好幾次,糖一定要加,才能平衡鹹味帶出鮮甜。這道看似簡單,但火候和耐心是美味關鍵。現在掌握了,真的是零失誤的拿手菇類料理!

清冰箱救星:綜合菇炊飯

有時候冰箱開啟,剩下半包雪白菇、幾朵香菇、一點鴻喜菇、甚至幾根金針菇… 怎麼辦?通通切一切丟進電子鍋做炊飯啊!超級方便,一鍋搞定,有菜有飯,而且菇的鮮味完全融入米飯,超好吃!

食冰箱裡有啥菇就用啥

  • 白米 2杯 (洗淨瀝乾,米水比例很重要!)
  • 綜合鮮菇 (如雪白菇、鴻喜菇、香菇、秀珍菇、金針菇等) 總量約200-250克
  • 紅蘿蔔 一小段 (切小丁,增加顏色和甜味)
  • 乾香菇 2-3朵 (提供香氣靈魂,沒有就用新鮮香菇但香氣較淡)
  • 醬油 1.5大匙
  • 米酒 1大匙
  • 味醂 1大匙 (沒有可用1/2大匙糖代替)
  • 鹽 少許 (約1/4小匙,調整鹹度用)
  • 香油 1小匙
  • 水 煮飯用的水量要減少!因為菇類會出水。

做法超EASY

  1. 處理食材: 乾香菇泡軟切丁,泡香菇的水留著。新鮮綜合菇類切掉根部不需要的部分,較大的切小塊或用手掰開(鴻喜菇、雪白菇掰開即可,香菇切丁,金針菇切段)。紅蘿蔔切小丁。
  2. 炒香菇料: 鍋中放少許油,先將乾香菇丁炒香,接著放入紅蘿蔔丁翻炒一下,再放入所有綜合鮮菇翻炒。菇類會開始出水變軟。
  3. 加入調味: 倒入醬油、米酒、味醂和鹽,翻炒均勻讓菇類吸收醬汁味道,炒個1-2分鐘即可關火。
  4. 電子鍋組裝: 把洗好的米放入電子鍋內鍋。將步驟3炒好的所有菇料連同醬汁,全部倒入鍋中鋪在米上。
  5. 加關鍵水: 這步很重要!加入泡乾香菇的水,再補清水,直到總水量達到煮2杯米應有的高度再減掉約2大匙的水。因為炒菇時加的醬汁和菇類本身都會出水。例如,你的電子鍋煮2杯米通常需要加到刻度”2″,那這次就先加到刻度”1.8″的位置。怕不夠軟?寧願先少一點,煮好如果覺得太乾可以再燜一下或加點熱水拌勻。加入1小匙香油。
  6. 啟動煮飯: 蓋上鍋蓋,按下煮飯鍵!等它跳起來。
  7. 鬆飯燜香: 煮好後不要馬上開蓋!燜個10-15分鐘。開蓋後,用飯勺把飯和菇料輕輕翻拌均勻。完成!

個人私房秘訣: 這道綜合菇炊飯的靈魂就是隨性!冰箱有什麼菇就丟什麼,份量也隨喜(但別多到變菇飯粥就好)。炒菇那步驟很重要,香味才會足。水量控制是唯一要小心的點,寧可先保守一點,太乾補點熱水拌勻還救得回來,太濕就沒救了。煮好燜一下讓米粒更Q彈。有時候懶得切菜,直接丟菇進去也行,但炒過真的香很多。簡單又營養滿點的菇類料理,小孩也很買單!

Q&A 時間:菇類料理疑難雜症一次解

菇類煮之前到底要不要洗?怎麼洗才對?
唉唷,這個問題真的被問爆了!我強烈建議要處理!雖然很多包裝上寫「免洗」,但想想它們生長的環境…還是清潔一下比較安心啦!但重點是絕不能泡水!我的方法是:

  • 濕紙巾/濕布擦拭: 對於傘面較平滑的菇(如蘑菇、香菇),用微濕的廚房紙巾或乾淨的布,輕輕擦拭掉表面的灰塵雜質。這是最能保持風味的方法!
  • 快速沖洗 + 立刻瀝乾: 對於菌褶複雜的(如香菇內面、秀珍菇)或基部帶培養介質的(如金針菇、雪白菇根部),把根部帶土部分切掉後,可以用流動的清水非常快速地沖一下,絕對不能浸泡!沖完立刻放在瀝水籃大力甩幾下,然後馬上用廚房紙巾徹底拍乾吸乾水分。記住,濕答答的菇下鍋,只會變成水煮菇,香氣盡失!做菇類料理,乾爽是美味的第一步。

為什麼有時候煮出來的菇會有股怪味(黴味或土味)?
這個我有切身之痛!通常有幾個原因:

  • 菇不新鮮了: 這是最大可能!如果菇本身已經軟爛、出水多、有黏滑感或異味,就別勉強煮了。新鮮的菇應該聞起來有種清新的「菇味」,而不是刺鼻或不舒服的黴味。
  • 清洗後沒瀝乾: 上面講過了,水氣會稀釋風味,也可能讓儲存不當的菇更容易產生異味。
  • 特定菇種的特性: 像蘑菇生吃或稍微烹煮時,有些人會覺得有點「土味」或「金屬味」,徹底煮熟(例如做成濃湯或煎熟)通常就會消失。
  • 搭配的食材或調味: 有時是其他食材不新鮮,或調味料(如某些醬油)的味道被凸顯出來。下次試試單獨清炒一小把那種菇,如果還是有怪味,那就是菇本身的問題了。

菇類營養豐富,但聽說普林高,痛風的人不能吃?
這是很多人對菇類料理的迷思!確實,菇類的「普林」含量比一般蔬菜高一些,但其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恐怖:

  • 遠低於動物內臟海鮮: 菇類的普林含量屬於「中」等,比起那些超高普林的食物(像魚幹、小魚乾、動物肝腎、某些海鮮如白帶魚、蝨目魚肚),真的低很多。舉例來說,100克乾香菇普林約200-300毫克,而同等重量的豬肝可能超過1000毫克。
  • 新鮮菇類普林較低: 我們平常吃的大部分是新鮮菇類,普林含量比乾香菇低很多。例如100克新鮮香菇普林約50-100毫克,跟一份蘆筍或菠菜差不多。
  • 關鍵在「量」和「頻率」: 對於痛風控制穩定的患者,適量攝取(例如一餐吃一小碗綜合菇類)通常是可以的,不必完全禁止。重點反而是避免超高普林食物、控制體重、多喝水、少喝酒(尤其是啤酒)。當然,急性發作期時,最好還是先避開菇類等高普林蔬菜,並嚴格遵循醫師或營養師的飲食建議。平常可以享受菇類料理的美味與營養,別因噎廢食啦!

看著這些菇菇在鍋子裡跳舞、散發香氣,真的有一種單純的幸福感。從一開始隨便亂炒,到現在能掌握每種菇的特性、做出不同風味的菇類料理,這個過程充滿樂趣(和偶爾的失敗煙霧)。臺灣有這麼多優質的在地菇農,生產出各式各樣美味的菇類,不多學幾道料理來享用真的太可惜了!別怕失敗,從最簡單的湯或炒菇開始試試看。相信我,當你端出那鍋香噴噴的香菇雞湯,或是被家人秒殺的乾煸杏鮑菇,那種成就感,絕對值得!你的廚房,也可以變成最棒的菇類料理實驗室!下次去市場,知道要挑什麼菇回來玩了吧?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